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世界史三
WORLD HISTORY(III) 
開課學期
99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歷史學系  
授課教師
陳慧宏 
課號
Hist1013 
課程識別碼
103 1033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6,7,8(13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普203 
備註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
總人數上限:9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91World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相對於中國和台灣史課程,「世界史」是給歷史系大學部同學對世界其他地區文明基礎認識的必修課程。西洋史常是本地學生認識世界文化的首要起點,因此,本課程基本上是以歐洲文明作為主角,並特別強調歐洲文明與其他地區的交流及互動。這點將可訓練同學用比較性的世界史觀點,來看待自己及其他地區的文明發展,並藉此培養多元的思考能力。
內容設計上大約從晚期中古銜接至文藝復興時期的1400年左右開始,至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期之前為止。這幾個世紀,也是歐洲文明「如何」由古典的傳統走向現代的關鍵年代。1400年在西歐歷史上,屬於文藝復興時代的萌芽醞釀階段。文藝復興究竟為何,它代表怎樣的轉折時代,以及歐洲如何由文藝復興的傳統上,在下面幾個世紀走向現代化的歷程,是本課程內容的中心議題。再者,在這段時期,歐洲文明與其他地區的交流及互動,常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該地區的歷史及文化,而形成世界史脈絡中的核心問題,也與所謂「西方」或西方勢力的興起有關。整體歐洲文明在世界史發展上的重要意義及其相對地位,是此門課程討論的視野。
課程進行基本上以指定教科書的講授和討論為主。在人文學科中,很少有一個領域或科目,能有一本完全被接受和滿意的經典教科書。本課程的設計,也不預設某一學者或學派的立場,因為多元思考,是本課程訓練的目的之一。然而,作為一門大學部的基礎課程,指定教科書是一個基礎讀本,對同學將非常重要。講授內容的設計是以「問題」取向為主,希望同學用「思考」的方式接近歐洲史,而非期待編年敘述的記憶及吸收。 

課程目標
請見課程概述 
課程要求
修畢世界史一及世界史二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四 10:00~12:00 
指定閱讀
1. Coffin, Judith G., and Robert C. Stacey. Western Civilizations: 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ulture. Second Brief ed. New York: W. W. Norton & Company, 2009.
(第一版是2005出版,兩者差異不多)
2. Kagan, Donald, Steven Ozment, and Frank M. Turner. The Western Heritage (Combined Volume). Tenth ed. Boston: Pearson Education, Inc., 2010. 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三份教科書閱讀摘要寫作 
54% 
各18% 
2. 
課堂參與 
6% 
 
3. 
開書期末考 
4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5  導言:1400-1800 的歐洲 
第2週
9/22  (中秋節放假) 
第3週
9/29  文藝復興 
第4週
10/6  文藝復興 
第5週
10/13  宗教改革 
第6週
10/20  宗教改革 
第7週
10/27  十六及十七世紀的宗教與政治鬥爭 
第8週
11/3  十六及十七世紀的宗教與政治鬥爭 
第9週
11/10  極權專制;路易十四 
第10週
11/17  極權專制;路易十四 
第11週
11/24  世界經濟體系 
第12週
12/1  世界經濟體系 
第13週
12/8  科學革命 
第14週
12/15  科學革命 
第15週
12/22  啟蒙運動 
第16週
12/29  啟蒙運動 
第17週
1/5  法國大革命 
第18週
1/12  (期末考)